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制造装备。医疗设备又推出哪些前沿技术和新解决方案?4月8日-11日,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前往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深入了解。
医疗大模型 AI解决方案
设备操作简单易用
大模型、人工智能与医疗设备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此次展会上,联影集团发布了“元智”医疗大模型和十余款医疗智能体。其中“元智”医疗大模型由数千万医疗影像数据、数十万医疗级精细标注数据训练而成,可支持10个以上影像模态约300种影像处理任务。医疗智能体覆盖多场景,包括影像诊断、临床治疗、医学科教、医院管理、患者服务等。
1个大模型,2套AI解决方案,40多款创新产品……迈瑞医疗在展会上重点展现其在数智医疗生态协同进化的最新成果,覆盖急诊急救、手术室、重症、普通病房等场景,以及检验试剂和设备、医学影像等领域。记者现场注意到,迈瑞医疗首次亮相的启元重症大模型吸引了专业观众目光,该大模型识别相关指令后,可在数秒内整合患者数据并提供治疗建议,据悉已在多家医疗机构陆续部署;另外推出“数智实验室”和“瑞影生态”两大临床场景AI解决方案,前者通过检验数据质控与区域结果互认推动医联体标准化,后者则打通影像设备数据壁垒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图为迈瑞医疗展出医疗大模型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医疗设备?在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副总裁、数字化业务负责人陈颀潇看来,作为医疗设备制造商,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赋能影像后处理,而且在设备操控、使用、全流程运行等影像前处理方面也有更多工作可以做,让人工智能技术和硬件能够更好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临床服务和产品。“比如CT设备的操作变得越来越简单了,这得益于将人工智能技术内嵌到设备工作流中,以满足医院扫查需求和临床诊断需求。基于患者之前的病案、主诉及形态描述,可在最短时间内自动配置最适合的扫描参数,极大地简化了人工操作流程。”陈颀潇举例说明。
图为西门子展出医疗设备
国产机器人满足医院需求
稳定性强 操控性好 性价比高
据正福易找标大数据平台显示,2024年全国有百余个政府采购手术机器人项目,采购内容包括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和配液机器人等。
记者现场看到,思哲睿展厅里挤满了观众,正在排队体验腹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如何夹取玫瑰花。“公立医院一般会根据需求选择性价比高、满足患者需求且为医院创造更多价值的手术机器人。”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莉告诉记者,医院采购国产手术机器人时通常会关注多个因素,包括稳定性、操控性、先进性、性价比以及如何更好服务更多患者。因国产手术机器人在性能和稳定性上均可满足医院需求,并且价格相比进口设备更具竞争力,成为公立医院考虑重点。与其他手术机器人不同的是,康多手术机器人采用开放式控制台,不限制术者身体姿态,更关注医生的舒适性和职业健康。此外通过多模态的设计,为医生提供术前诊断以及术中手术规划,提升手术的精准性。
图为思哲睿智能医疗展出医疗设备
“机械臂夹持细如发丝的导丝,通过旋转前进,顺畅的通过狭窄闭塞的血管。”在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简称“微创集团”)展台手术机器人区域,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的目光。“当前手术机器人迎来诸多发展机遇,如政策支持、计算机算力大幅提升、临床需求等。”微创集团血管介入机器人临床及上游市场总监林蕾认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AI技术应用也面临需要大量临床数据进行训练、伦理和权责界定等挑战。”
图为微创集团展出医疗设备
化疗等药品本身具有毒性,医院如何在存药、配药、发药等环节保障安全呢?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尔生物医疗”)此次展出的细胞毒性药物全自动配液机器人,提供了全方位解决方案。“公立医院采购化疗药品配置柜时,应特别关注配药人员的安全和药物配置的精准性。由于化疗药物具有毒性,如在配药过程中不慎泄露,会对配药人员造成伤害,海尔生物医疗的细胞毒性药物全自动配液机器人可自动完成各种细胞毒性药物的溶解、抽吸和加药配置,实现配液零误差、药物零残留、医护零暴露、流程全追溯。”海尔生物医疗智慧药房方案经理谢志健说,该产品采用负压设计,持续进行排风操作,同时配备风速检测装置,以确保内部空气质量达标。这样进行药物配置时,即使药物带有毒性,也不会逸散到外界,从而有效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图为海尔生物医疗展出医疗设备